铁山村:打造杨梅文化 建设“梅”好铁山

     “杨梅粒子好呷树难栽,栽到高山怕风刮,栽到土里怕水淹…”这是湖南省冷水江市渣渡镇铁山村的杨梅山歌。

        铁山村地处冷水江龙盘山北麓,是湘中地区的古村落,山清水秀、景致宜人。村庄种植杨梅的历史悠久、种类繁多,素有“杨梅之乡”
的美誉。铁山村的杨梅不仅味道好,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老虎洞千年杨梅古道、百年杨梅古林等人文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,为这
片土地增添了无尽的魅力。



       爱唱歌是铁山人的传统,他们用山歌抒发情感,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1990年,铁山村依托上千年的杨梅种植历史,在全村大力推
广杨梅种植。但随之而来的,却是鲜果不易储存、杨梅滞销等问题。

      当时,由于历史原因,铁山村出现了“三散”现象:资源分散、农民分散、土地分散。如何引导农民自愿将个人土地、分散资金、技术
技能等入股到企业中去,使农民成为企业的股东,成为股权投资人参与分红,让农民成为企业的参与者和受益人?这是摆在铁山村两委班子面
前的关键问题。

      2008年,铁山村“筑巢引凤”,引进生物科技公司。经过几年的发展,杨梅基地扩大到3000余亩,杨梅酒系列产品享誉省内外,公司也成
为湖南省农业发展龙头企业。

       如今,全村有80多人投资该公司,股金超5000万元。村集体经济从中分红48万元,村民通过分红和务工,人均收入达31186元。随着杨
梅产业的发展壮大,铁山村家家户户都种植了杨梅,生态杨梅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。



        从2018年开始,该公司与村里种植户签订了保底收购订单合同,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。每到6月,公司会通过延长杨梅收购时间、
增加收购量、提高收购价格等措施,切实保障果农利益。同时,铁山村还组织各种培训班,如厨师培训班、保姆培训班、电商培训班,让村
民拥有一技之长。

       现在,一些村民不出家门,可以去电商平台上销售杨梅、杨梅果酒、土猪肉、土鸡、土鸡蛋、稻田鱼等,为村民增收拓宽了渠道。

       近年来,铁山村在全镇率先举办村级迎春联欢会和杨梅文化艺术节,通过自编自演、自娱自乐,增强村民的集体荣誉感、团队责任感和
个人参与感,让村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。



       今年的6月9日,冷水江市乡村文化旅游艺术节暨2024年瑞生源杨梅文化旅游艺术节在铁山村开幕,当天共计千余名游客到访铁山
杨梅种植基地,看演出、探古林、品杨梅,体验铁山的自然之美、生态之美。千亩杨梅基地多个品种的杨梅映红了山岭,满坡飘香。更有
多名网红主播捷足先登,在杨梅树下直播采摘;铁山村志愿者也穿上了节日盛装,在杨梅树中边摘杨梅边唱起了《铁山我的家》《铁山杨
梅等你摘》这些由本村人作词作曲的歌曲,歌声在古老的铁山村回荡,给铁山村带来了不一样的2024年杨梅节。



     “我们铁山村的特色就是‘八个一’,一支志愿者服务队,一首村歌《铁山我的家》,一首村赋《铁山赋》,一台春晚春节联欢会,一
个乡贤会,一个杨梅文化艺术节,一个村规民约,一本书《铁山杨梅颂》。”铁山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李英俊骄傲地介绍着“梅”好铁山。

      近年来,铁山村先后获得“全国乡村综合治理示范村”“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”“23年全国休闲美丽乡村”“湖南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”
“湖南省最美潇湘文化阵地”“湖南省最美志愿者服务社区”等荣誉称号。

     李英俊表示:“我们还将组织乡贤们多开展一些文化活动,把一些政策在喜闻乐见中宣传给老百姓,把我们铁山村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丽宜居。”

来源:农家书屋杂志
作者:吴子豪 姜庆
供图:铁山村村委会

同类推荐
  • “法治之光”点亮“乡村振兴底色”
  • 马路溪村:文旅赋能马路溪 驶向振兴“快车道”
  • 金家堤村:“红色火种”点燃“乡村振兴火炬”
  • 朵山村农家书屋:书香化雨润朵山
  • 龙村瑶族村:“废弃老矿山”变身“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”
  • 梦回千年古村:我在上甘棠等你

Copyright 湖南华夏湘村经济研究院主办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
地址:长沙市雨花区井湾子街道香樟路255号
华夏湘村网法律顾问:陈军律师
湘ICP备2024064967号-1